在观看航天员遨游宇宙执行太空任务之余,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:他们在太空吃什么?怎么吃?尤其是那些“驻扎”在国际空间站长达半年之久的,如何通过食物维持身体健康? 其实,在太空吃东西并不是一件十分享受的事儿,因为航天员要克服失重,以及味觉失灵等情况带来的困扰。我们分析整理了以下4个国家的太空餐,以及它们的发展过程。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!

俄罗斯

作为第一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,最早的时候,俄罗斯(前苏联)的太空食品基本上都是可吸入食品。比如第一位进入外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,他的食物是三管牙膏一样的东西,分别是两管160g的肉酱和一管巧克力酱,可以说是“太空最早的方便食品”,这证实了在太空无重力条件下人也可以吸收食物中的营养。

但弊端也很快就显露出来了,这些东西,宇航员根本吃不饱呀!在那之后,苏联开始加速研发太空食品,像牛舌、鲱鱼馅饼和鸡肉饼这样更容易果腹的食物被加入菜单,大大解决了宇航员吃不饱的问题。

1971年,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间站“礼炮-1”号。空间站发射升空了,许多科学仪器、侦查设备、航天员吃喝拉撒的物资怎么办呢?苏联科罗廖夫火箭与航天设计局,研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货运飞船——“进步”号。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“宇宙外卖员”吧~
如今,俄罗斯宇航员已经可以享用一系列和地球食物相近的食品了,比如黑面包,蜂蜜蛋糕,火腿、鹌鹑,波兰梭子鱼,俄罗斯奶酪和鲟鱼。宇航员可以轻松地用勺子或者叉子来用餐。
你们有没有觉得少了什么?对!伏特加!
看这张历史性的照片吧,苏美宇航员在太空第一次握手,苏联宇航员送给美国宇航员的“晚宴”。

美国

1962年,搭乘友谊7号进入太空的 John Glenn作为美国第一人,尝到了“美味的太空饮食”。不过可能也并没有美味到哪儿去,他的食物是一管苹果酱,同样需要像挤牙膏那样来吃。

由于水分含量高,重量大体积大,这类食物很快就有了替代品:“一口吞”和复水食品。  “一口吞”是把食品制成大小可以一口吞下的块状,并在表面包裹明胶、蛋白质等可食保护膜,避免产生碎屑残渣,在舱内失重环境下到处乱飘。如美国“双子星座”飞船携带的巧克力麦芽乳糖片等压缩食品,它们体积小、热量高,但水分太少容易糊口,难以下咽。 复水食品则是先把食物在真空中脱水干燥,在太空中只要加些水很快就能食用,更接近普通食物的风味口感,营养损失也较少。

随着复水食物增加,食物的种类开始丰富,开始出现了基围虾,鸡肉,蔬菜,吐司面包,奶油布丁和苹果汁,同时三明治开始在太空流行起来。

1973到1974年间,这个时期的太空食物可以通过飞船上的冰箱冷藏一些易腐坏的食物,也可以利用托盘上的特殊仪器加热食物。

如今,NASA可以为宇航员提供超过200种以上的太空餐点,相比过去有了巨大的变化,太空食品在外观上已经和我们在地球上吃的东西没有太大差别了。

日本

从日本的太空食品上我们可以看出它独特的文化特性。2007年6月在东京举行的展览会上,JAXA(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)展示了29种太空食物,绝大多数都是日本传统食物,像饭团、番茄鱼、咖喱面、高山蔬菜、豆类、糯米、甜食都包括在内。

中国

近年来,我国的太空食物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了。早在2003年,也就是我国首位搭载神舟五号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食谱里,就有至少20到30种食品。

2012年升入太空的神舟七号,有大约70种食品。船天员的第一顿早餐是什锦炒饭、烩干杏鲍菇、酸菜猪肉汤、榨菜、叉烧酱和奶茶。神州十号的菜单已经扩充到80多种食品种类,包括月饼和冰淇淋都在菜单里。

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吃太空粽子

2016年11月4日,在神舟十一号执行任务的景海鹏提到了自己当天的食谱:“ 先说说我们今天吃的东西:早餐有粳米粥、椰蓉面包、五香鹌鹑蛋、酱香芥菜等,总共7种食品;中午有8种,包括什锦炒饭、肉丝炒面、土豆牛肉、紫菜蛋花汤等;晚上有8种,有绿豆炒面、牛肉米粉、虾仁鸡蛋、什锦罐头等;加餐有5种,包括麻辣猪肉、蟹黄蚕豆、香辣豆干等。怎么样,够丰富吧?”

另外太空菜谱还会根据不同任务阶段对营养的需求进行搭配。 比如,刚进入太空的头几天,如果航天员水土不服食欲不振,他们可以喝粥;在太空探索中期,将根据航天员身体状况的变化使用中国“食疗法”;在后期,就会介入一些低膳食纤维且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~

看完是不是觉得,自己的地球餐都没太空餐丰盛呀~